99小說網 > 從1955年開始的日常生活 > 第270章 說服
  “什么?你要去當知青下鄉?”

  馬秀英聽到陳建國的話,當即站起來怒吼,“我不同意!”

  話音未落,眼眶就紅了,捂著嘴嗚嗚說道,“你知道什么是下鄉嗎?啊?就要去當知青?”

  大爺爺沖陳速羽使了個眼色,陳速羽立刻拉著她坐下,小聲安慰,“先別著急啊,先聽聽小國怎么說,來。”

  奶奶也紅著眼眶,看著陳建國問道,“小國啊,你怎么就想到要去當知青呢?知青是那么好當的嗎?!”

  陳建國趕緊抓住奶奶的手,笑著說道,“您別著急啊,先聽我說。”

  大爺爺拿煙桿敲了兩下桌子,沉著臉說道,“從小到大,小國都是有想法的孩子,絕對不會亂來,都先別著急,聽聽他怎么說。”

  陳建國干咳一聲,笑了笑,拿出一張報紙放到桌上,說道,“前幾天我還在說,上級要給我們這些年輕人找個出路,看看,這出路不就來了嗎!”

  大爺爺拿起報紙,看著上面的文章,眉頭緊緊皺起,頓了片刻,看看其他臉色茫然的人,嘆口氣說道,“城里容不下,也就只能往農村送了。”

  隨即將報紙丟到桌上,外公又趕緊拿起來看,

  陳建國則說道,“其實,早在1955年8月,北京就有一支青年墾荒隊到北大荒蘿北縣,建立了北大荒的‘北京莊’,他們就是最早的知青隊,那支隊伍有248人,最小的是14歲,

  兩個月后,上海也組織了98個人,到江西德安九仙嶺墾荒,其中還有25名女孩子,最小的也只有15歲,她們住簡易草棚,吃稀飯籮卜干,每天只有3分錢的菜金,之后又有十多個城市組織了知識青年墾荒隊奔赴農村,

  64年初的時候,上級又發出通知,號召城市里的知識青年,到農村去參加社會建設,66年5月份,運動會之前,上海文化廣場聚集了一萬三千多名知識青年,領導鼓勵他們積極投身邊疆建設,

  就在今年,從5月份開始,北京就在積極動員所有的運動員去北大荒、內蒙和山西投身建設,經過半年多的努力,到了這個月,去內蒙的就有近兩萬人,去山西的有三萬兩千多人,去東北的更多,全市運動員為之一空,

  最后就是,”

  他說著將手按在報紙上,輕聲說道,“這篇文章了。這是李先生發出的號召,到了這個時候,讓全國城市里的知識青年去農村自謀生路,已經成了大勢所趨,誰都改變不了。”

  “可是,”

  馬秀英抹了把臉,焦急地說道,“那些都是沒有工作的啊,你可以進工廠,也可以去當干部,沒必要去啊。”

  陳建國對著母親笑了笑,拉著她的手說道,“媽,我是可以進工廠,也可以去當干部,甚至還能去當兵,但是,如果運動會一直辦下去,再辦五年、十年,等妹妹和弟弟都長大了,他們怎么辦?也進工廠、當干部、去當兵?”

  這話一出,滿屋子人面面相覷,

  就連一直表面沉著,其實心里藏著小心思的大爺爺也無言以對,

  以這些年的發展趨勢來看,這種可能性不僅有,而且還很大!

  陳建國抬起頭看了看他們,說道,“為了讓知識青年踴躍報名,很多領導都將自己家的孩子送了出去,有的還是家里的獨子,

  在他們的帶動下,才有很多老百姓家庭的孩子主動報名,去參加農村建設,

  我們家雖然不是什么領導家庭,但在縣里也是出頭的椽子,大爺爺帶著民兵師,我帶著運動員團隊,不知多少雙眼睛盯著咱們家,

  如果我們家3個孩子,一個都不出去,那其他人家就更不會出去,到那個時候,所有人都拿我當盾牌,

  上面的壓力給到我們,老百姓也對我們指指點點,我們陳家還怎么在縣里立足?”

  看著沉默不語的眾人,陳建國轉身對著母親,笑了笑說道,“媽,我的本事您還不相信啊,不管去哪里,我都能過得好好的,但如果這次我不去,等妹妹長大畢業,她被逼著去報名,您能放心她?還是能放心弟弟?”

  馬秀英頓時啞口無言,張大嘴不知所措。

  “沒事的,”

  陳建國又拉著她的手笑道,“我找人打聽過,其實當知青比當工人還靈活些,就跟農民一樣,每天干點農活就完了,農閑季節的時候還很清閑,

  而且我先報名的話,還可以跟領導商量商量,不到太遠的邊疆去,就在山西,或者安徽、湖南這幾個省,尤其是安徽和湖南,距離我們這里都不遠,每年我都可以回來,您真不用擔心。”

  不像幾年后,幾乎全國都有知青點,現在的知青接收地,還是以邊疆為主,比如黑龍江、內蒙、新疆、云南就是幾個重要地點,至于內地,暫時還只有山西、安徽、湖南這幾個地方,

  否則的話,陳建國都不用去外地,直接到陳家灣插隊就行。

  等陳建國話音剛落,馬秀英緊緊抓住他的手,問道,“真能回來?”

  說著又看向大爺爺,似乎只有大爺爺的話才能讓她安心,

  不僅是她,奶奶、外婆,甚至爺爺、外公和父親,都眼巴巴地看著他,

  大爺爺嘴角微抽,沉吟兩秒,說道,“大不了,我拉下這張老臉,給老領導打個電話,請他幫忙把人往安徽或湖南送,這兩個地方都不算太遠,每年都能回來。”

  聽到這話,所有人都齊齊松了口氣,

  還好還好,比起那些幾年都回不了一趟家的,能夠每年都回,已經是萬分幸運了。

  只是母親她們還傷心不已,

  奶奶靠在椅背上,唉聲嘆氣地喃喃自語,“這一去,不知道要什么時候才能回來哦。”

  她說的回來,自然是回來落戶,再也不用去農村受苦。

  陳建國又趕緊轉過身安慰,“放心吧奶奶,肯定不會太久,畢竟國家要建設、要發展,就離不開知識青年,等哪天風向變了,我們就能都回來啦。那抗戰不也才打了八年嗎,依我看啊,最多八年,一定能回來。”

  聽他這么說,奶奶、外婆和母親才稍微好了點,

  大爺爺也緩緩點頭,又拿煙桿敲了敲桌子,“小國今天說的話都不許往外傳,雖說有道理,但跟大方向是對著干,讓人聽見就麻煩大了。”

  所有人都趕緊點頭,

  陳建國看了看大爺爺,輕輕抿了抿嘴,

  大爺爺也只是心急,其實這個家里的話,還從來沒有傳到外面去過,完全沒必要這么交代。

  不過,今天總算沒有白費口舌,說服家人同意他報名了。

網頁版章節內容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

請退出轉碼頁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