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9小說網 > 三國之經天緯地 > 第九十九章:困境求存
  曹操的應對之策,似乎很不可思議!起義軍已經四處蔓延,攻略州郡,就這么放任不管,能行嗎?萬一王奉占領一座大城市,并以周邊地區為基礎,盤踞發展,與曹操長期抗衡,那該怎么辦呢?

  這的確是個問題,可曹操卻并不擔心!因為所謂防范空虛的地帶,大部分都是中小縣城和周邊鄉鎮罷了,像下邳、壽春、汝南、濮陽、陳留、臨淄、晉陽等這樣的大城市,都駐有精銳重兵,少則幾千,多則上萬!此外,南邊的合肥,北境的涿郡、雁門等地,更是軍事要塞,駐兵甚多!

  這些精銳,可是實打實的職業軍人,不僅訓練有素,更是裝備齊全,城內糧草,也基本充足,堅持一年半載,不成問題!若讓這些部隊出城剿賊,顯然是不劃算的,而且人數太少,效果也很難立竿見影,但讓他們固守城防,起義軍拿則他們一點辦法也沒有!

  而各地的起義軍呢,不過是一伙烏合之眾,看似匯集了數十萬之數,卻都是普通百姓,販夫走卒,不僅缺乏訓練,武器裝備更是差得離譜,許多人可能連根棍子都沒有,竟手里抓一塊石頭上陣!這樣的隊伍,根本算不上軍隊!

  更要命的是,起義軍的手里沒有糧食!靠搶劫得來的那點微薄糧草,也根本堅持不了多久!隨著義軍隊伍不斷壯大,人數越來越多,且拖家帶口,糧餉的缺口也是越來越大,用不了多久便會難以為繼!

  不要忘了,興鼎三年,可是個大災之年,糧食基本絕收,窮苦百姓沒飯吃,富戶的手里也沒有多少余糧!因此,起義軍在一個地方,所能搜刮和征集到的糧草,非常有限,必須不斷攻擊遷徙到新的區域去搶劫,才能維持生計!

  所以,王奉想盤踞一塊地盤作為根據地,與曹操長期周旋,無異于作死,很有可能坐困愁城,未成大事,就先被餓死了!

  另外,這場起義,雖然規模宏大,影響甚廣,卻也有一個致命的問題,那就是各地起義軍之間雖然同氣連枝,共同尊王奉為領袖,并打著相同的旗號,可地理位置上卻過于分散,很難相互溝通協調,會師融合,最終聯合成軍!

  現實的情況是,各地起義軍的活動范圍,是東面一塊,西面一塊,這邊一塊,那邊一塊,如同地圖上的花斑癬一樣,雖然星羅棋布,到處都是,卻受到中原地區的一些大城市和戰略要地,以及河流山川的阻隔,根本連不到一起去!

  這也就是說,現在的局面是一種網格結構,起義軍雖然鬧得很兇,卻被曹操的一張大網,牢牢控住,活動范圍非常有限,想要逃出生天,十分困難!

  這就是曹操底氣十足的原因所在,他看透了這群暴民必將走投無路的前途和命運,因此壓根就不著急,慢慢拖,也能把王奉他們拖死!

  王奉此人,雖然才不壓眾,卻也有點本事,否則怎么會被推舉為起義軍的領袖呢!他自然也預計到了未來的前景不妙,所以才做出了許多挽救局面的努力!

  王奉號召群雄向鄴城進軍,除了擒賊先擒王的戰略目的外,也是為了讓各地的起義軍,跳出網格所限,能成功會師,組成一支數十萬人的強大兵團!

  王奉可不傻,眼見各地官軍固守不出,便明白曹操是想慢慢拖垮起義軍!既然敵人不愿出擊,那么起義軍完全可以繞開那些有精銳防御的城市和要塞,直奔鄴城匯合啊!

  這可是數十萬人吶,即便是烏合之眾,鄴城恐怕也抵擋不住,一人吐一口吐沫,都能把曹操淹死,若此計可行,大事必成!

  但遺憾的是,起義軍內部,根本就不團結,各地首領鼠目寸光,陽奉陰違,各自為政,紛紛當起了土皇帝,吃喝玩樂,不思進取,壓根就沒把王奉的命令當回事!

  這也難怪,各地起義軍,都是人家自己拉起來的隊伍,憑什么要聽王奉的命令?奉他為天下義軍共主,不過就是找塊擋箭牌,目的是讓他成為曹操最首要的目標,替自己分擔壓力罷了,王奉還當真了,真是愚蠢至極!

  一計不成,王奉這才想到南方諸侯們,意圖尋求幫助,可是人家對此也不感冒!那么接下來,該怎么辦?究竟何去何從呢?

  沒有各地的呼應,率領自己手下這七八萬人直接去打鄴城,用腳指頭想都知道,肯定不行!王奉還是必須爭取獲得一塊可以立足的根據地才行,也就是說,他打算先攻克一座大城市,占領州郡!

  放眼沛縣周邊,大城市確實不少,到底選擇哪一個作為目標呢?南方的壽春?肯定不行,因為那里距離合肥太近了!張遼所統六萬曹軍精銳,就駐扎在那里,若沒有孫權從南邊呼應,想打敗張遼,攻克壽春、合肥,簡直是癡人說夢!

  向西去也不行!那里距離許昌太近,是曹魏勢力的核心區域之一,駐有重兵,簡直就像個口袋,若王奉一頭扎進去,必死無疑!北邊,則是泰山和黃河,如同天塹,往那里發展,也還是死胡同!

  唯有向東,攻占下邳,并盡占徐州,才是唯一的生路!

  王奉,本就是徐州彭城人,對自己的故鄉十分熟悉,那里地處黃淮,有萬里平原,是個大糧倉,又因沿海,魚鹽之利甚巨,且河網縱橫,易守難攻,倒真是個建立根據地的好去處!

  最重要的是,徐州之南的廣陵郡目前是被孫權所占據,如果王奉能拿下徐州,則進可圖謀天下,退可據守徐州,實在玩不轉了,還可以選擇率部南去,投降孫權!畢竟自己手里,還有七八萬人呢,去了孫權那里,至少能混個將軍當當吧?說不定還能獲得重用!

  而且,王奉聽說,時任徐州牧的臧霸,與駐守彭城的平東將軍孫觀,關系不睦,勢同水火,若是能拉攏孫觀,加入起義軍隊伍,共同對付臧霸,則下邳必克,整個徐州也能落入王奉之手!

  王奉為什么覺得自己一定能拉攏孫觀入伙呢?因為兩點原因!

  其一,孫觀早年間,是泰山一帶的賊寇,后來投降了曹操,也就是說他的出身不太好!王奉覺得既是賊寇出身,必是反復之人,談不上對曹操如何忠心,只要自己能許以重利,再加上他與臧霸之間的仇怨催化,孫觀肯定就范!

  其二,孫觀此人,與王奉多多少少還沾了點親戚關系!當然,肯定是八竿子都打不著的那種,拐了十八個彎,但是熟人之間好辦事嘛,有了這層關系,也就有了溝通與合作的橋梁!

  打定了主意,王奉立刻下達命令,全軍轉向東南,準備經彭城進入徐州,先收服孫觀,收編了他的軍隊后,再轉向東進,攻取下邳!這個如意算盤倒是打得不錯,可是王奉不知道,他的這個決策,終究把自己送進了墳墓!

  王奉的命令既下,七八萬義軍,外加數萬家眷婦孺,一道出發了!這可真是一道奇特吊詭的風景線,男女老幼,呼爹喊娘,人聲嘈雜,毫無隊形可言,一大群人呼呼啦啦地就上路了!

  這哪里是軍隊,分明就是一伙流民,只是個別人手里拿著武器罷了!

  就這樣,王奉義軍出了沛縣,經州過郡,一路搶劫,很快進入了徐州境內!

  沛縣距離彭城不遠,幾百里路程而已,可起義軍卻走了將近二十天!難道是那些家眷婦孺,拖慢了行程?不是!因為起義軍內部出現了嚴重的分歧與矛盾,士氣衰落,人心渙散!

網頁版章節內容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

請退出轉碼頁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