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9小說網 > 從1955年開始的日常生活 > 第320章 永不過時
  書房中,陳建國正色說道,“霍叔如今的處境我也有所了解,港英當局不許您進入地產、海運等多個行業,您現在是縛手縛腳,什么都做不了,除了供應河沙等建材之外,就只能囤地囤樓。”

  霍先生緩緩點頭,目不轉睛地看著他,“何以教我?”

  陳建國微微一笑,“不敢說教,只是根據一些歷史經驗,有一點自己的想法。”

  說著站起來走到墻壁前,

  墻壁上掛著三幅地圖,一幅世界地圖、一幅全國地圖,還有一幅香港地圖,

  陳建國先站在世界地圖下,手指在英國的位置點了點,“第一次工業革命以后,英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工業國家,號稱世界工廠,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貨物從這里出口,那個時候,僅占世界人口2%的英國,控制著全世界工業生產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,世界貿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,

  隨著他們國內資源的耗盡、人工成本的上漲,以及交通運費上漲、競爭加劇等因素,為了以更低廉的價格提升競爭力,并更接近市場,于是在上世紀中葉,他們開始謀求將國內的大量工廠往國外轉移,目的地有法國、德國等歐洲大陸國家,以及……”

  說著手指在地圖的另一個位置重重點了下去,“北美殖民地。”

  霍先生此時也坐不住了,站起來走到地圖前,“所以美國最早的工業基礎來自英國?”

  陳建國點了點頭,繼續說道,“不僅來自英國,他們還是這一次、也是全世界第一次大規模產業轉移最大的受益者,到本世紀20年代,這次大規模的產業轉移才宣告結束,

  美國有龐大的自然資源和廉價人工,在英國本土不能使用奴隸,但在這里卻沒有限制,到美國獨立戰爭時,英國在北美就有200多個造鐵廠,年產鐵量超過3萬噸,排在前面的只有英國本土、法國、瑞典和俄國,依靠這些基礎,他們才能在本世紀初期實現經濟飛躍式發展。”

  霍先生注意到一個詞,“第一次大規模產業轉移?既然有了第一次,是不是就有第二次?”

  陳建國點點頭,正色說道,“美國成了第一次大規模產業轉移的受益者,并且在此基礎上,發展出完善的工業體系,領跑第二次工業革命,率先進行電氣化改造,同時通過兩次世界大戰賺取了豐厚的收益,從而奠定西方第一強國的地位,

  但是二戰之后,美國也開始面臨上世紀世界霸主英國所面臨的情況,資源消耗量過大、原材料獲取不易、人工上漲等各種因素,再加上國內新興產業發展的需求,促成了世界上第二次大規模、也是二戰后的首次產業轉移,

  而這一次的受益者是,”

  他說著在地圖上點了兩下,“日本和聯邦德國。”

  霍先生緩緩點頭,“這個我知道,日本和聯邦德國的很多工業,都是在美國的幫助下建立起來的。”

  陳建國說道,“選擇這兩個國家進行扶持,是因為他們處于西方對抗蘇聯的最前線,不過這些都不重要,

  重要的是,隨著美國正在推動第三次工業革命,傳統產業需要向新興產業讓路,而德國處于歐洲大陸中心,日本也可以輻射整個東亞、乃至于環太平洋帶,于是成為美國產業轉移的目的地,并促成了這兩個國家近二十幾年的經濟發展奇跡。”

  “二十幾年?”

  霍先生眉頭微微皺起,瞇著眼睛看著地圖,輕聲說道,“20年代,美國成為第一次產業轉移最大的受益者,40年代,日本和德國承接,并迅速成為發達國家,現在20年過去,所以,又到了第三次產業轉移時期?”

  “應該說已經開始了,只是還沒有形成大規模的集群效應,”

  陳建國手指在地圖上滑動,“50、60年代大批殖民地獨立,讓西方國家的公司看到新興市場的發展機會,與此同時,國土狹小的日本比美國更早面臨產業升級的挑戰,

  按照日本財團的產業結構,以及過往產業轉移的規律,資本密集型的鋼鐵、化工、汽車、機械肯定會在他們國內占據主導地位,

  那么,勞動密集型的紡織、日化、家電等產業,就必須要往外搬遷,為主導產業的發展讓位,”

  說到這里,他走到香港地圖前,伸手按在地圖上,轉身對著霍先生說道,“香港,背靠大陸,連接印度洋和太平洋,溝通中外、海陸兼備交通便利,

  產業發展需要的資源,內地有,廉價的人工,香港也有,如果國內的運動會不結束,這樣的廉價人工還會源源不斷的過來,

  有資源、有人工、有地利,毫無疑問,香港絕對有成為承接第三次產業轉移的優質潛力,”

  說到這里,他呼出一口長氣,看著霍先生說道,“您與其蟄伏囤地囤房,不如拿出一部分資源,來承接這些制造業項目,”

  不等霍先生發問,他便伸出四根手指,“其利有四,一,實業是經濟的基礎,只有實業才能產生價值,有了實業發展,工人收入增加,才有錢去消費,然后通過消費鏈反應到地價上,最終必定會促進房價地價的上漲,這與您囤地囤房的戰略不沖突。”

  霍先生緩緩點頭,說道,“第二個,實業創造價值,自然也能誕生巨富,當今世界各大財團,無一不是以實業為基礎,以金融為中樞,如果我要打造百世不移的家業,最好的辦法,莫過于以實業為依托,以地產為基石,如此進可攻、退可守,

  而且,每一次產業轉移時期,都有無數的機會,誕生無數大大小小的富豪,我若能提早下手,也能再開另外一片基業。

  第三,”

  他看著陳建國,意味深長地說道,“若是真有一天,國門大開,能廣納四方賓朋,也需要足夠多的外資投入、工廠技術,到那個時候,不管是早是晚,我都可以順理成章將香港的工廠遷入內地,于己于國都有好處,”

  說著突然笑了笑,“我說的可對?”

  陳家國哈哈一笑,“霍叔英明。”

  霍先生笑著擺擺手,“英明個屁,不過是個沒見過世面的糟老頭子,如果不是今天你這一席話,我眼睛還扎在房子里出不來,”

  頓了一下,他又笑道,“倒是第四點,我就想不到了。”

  陳建國說道,“第四點,您投身實業,生產資料、技術、設備都要從西方國家去找,產品生產出來以后,香港這么小,自然不可能都在本地銷售,最大的市場也在西方,至少在西方的勢力范圍之內,

  所以,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,自然需要與西方打交道,如此一來,落在港英當局眼里,他們會如何看您?”

  霍先生眼神微瞇,不禁呲笑一聲,“恐怕他們會以為我在向他們低頭!”

  隨即哈哈笑道,“生意場上哪有不低頭的道理,更別說將來還能為國家做點事,這個頭低了又何妨,說不定他們還就給我解禁了呢。”

  隨后又看向陳建國,“你覺得,我從哪里著手比較合適?”

  言下之意,就是同意了陳建國的建議,

  只不過實業涵蓋的范圍太廣,食品、紡織、日化、家電等等都是,他自然不可能每一行都做,必須要有一個切入點。

  陳建國毫不猶豫地說道,“電子!”

  不等霍先生發問,他便解釋,“美國正在推動的第三次工業革命,就是基于電子計算機技術的信息革命,您可以從家電行業入手,慢慢往計算機、半導體方面拓展,

  而且香港土地資源有限,也不適合大型工業化企業,技術含量較高的電子信息行業,正適合長遠發展。”

  后世對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定義,包括了原子能、計算機、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等多方面,但在初期,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名字就叫信息革命,建立在電子信息技術的基礎之上,

  選擇電子產業方向,未來50年都不會過時,或者說,永遠都不會過時。

網頁版章節內容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

請退出轉碼頁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