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9小說網 > 從1955年開始的日常生活 > 第134章 好兄弟講義氣
  這張手書,意義再怎么夸大也不為過,

  但是,也僅止于此。

  其實這年頭得到過領袖題字的人還真不算少,給自己學生時代的先生、給戰斗英雄、給勞動模范、給優秀工作者、給先進集體、給部隊標兵……

  這種題字既是肯定也是激勵,有這個東西放在家里,理所當然也是無上的榮譽,

  可是,如果想將這個當做籌碼,那就是想多了,

  事實證明,后來那些獲得過題字的人混得再好也有限,因為誰要頂著他,他就是一把枷鎖,讓你去不了別的領域,只能在這塊金字招牌框定的位置發光發熱,

  陳建國可不想一輩子都打谷。

  所以這幅題字除了榮譽之外最大的作用,就是吉祥物、護身符,保護自己和家人不受傷害。

  正好陳建國也沒想干別的,本來只是想把上輩子見過的踏板打谷機造出來,給農民減輕點負擔,順便幫王婉茹一把,卻沒想到被這么大一塊餡餅砸到頭上,真是想想都開心。

  不一會兒,大爺爺他們都下班回來,一家人圍著吃晚飯,

  現在陳家人越來越多,8個人坐在一起像吃席似的。

  吃飯的時候,陳建國便將今天遇到梅映雪的事情說了,

  當然,重點不是幫她賣皮子報名考高小,而是盧家灣食堂,還有稻田里的情況。

  大爺爺聽了之后,不禁放下碗筷,長嘆一口氣,沉聲說道,“這些情況,我早就知道了,其實不止是盧家灣,全縣的情況都差不多,以此類推,恐怕在全國也不會有太大的區別,

  本以為集體勞動會更好,卻沒想到……,

  唉,人心難測啊!”

  陳建國嘴角微抽,默默扒著飯。

  聽到這話,爺爺也將酒杯放下,正色小聲說道,“大哥,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,只怕要出大事啊,

  我看報紙上,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就在刮一股歪風,那畝產量是成十倍、幾十倍地往上漲,各個地方是一個比一個叫得狠,

  如果只是瞎吹牛也就罷了,但上繳公糧,是按比例計算的,你報400斤的畝產,就要交100斤的公糧,你要報4000斤的畝產,就要交1000斤的公糧,這么下來,還哪來的糧食啊?!”

  全國根據耕地、土質、出產的不同,繳納公糧的比例也不一樣,小縣城這里的公糧繳納比例是25%,但是另外還有15%的余糧要求,也就是需要將15%的余糧低價賣給糧管所,如果虛報產量,就會有超過一半的糧食被收走,

  若是虛報數量很大,那就……!

  這時陳速羽也放下碗筷,說道,“大伯,今天好幾個公社主任又來找我,說是希望能把‘民兵田’里的紅薯土豆再分他們一點,我和張會計統計過,現在早稻還沒熟,就已經被他們分走了近三成地的產出,要是再分的話,只怕就等不到下一茬成熟了。”

  后世經過改良的紅薯可以在4月份收獲,做到兩年四熟,但現在的紅薯種生長慢,要6月份左右才能成熟,如果一年種兩茬,也不能保證按時收獲,

  本來“民兵田”就是陳善平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災荒,號召民兵在當地利用閑暇時間開荒種糧搞出來的,目的也是為了以防萬一,說到底就是給他們本地的公社留的一點救命糧,

  但現在還沒到最關鍵的時刻,公社食堂就已經盯上了這些東西,真要到了下半年,恐怕就只能吃紅薯葉,甚至連紅薯葉都沒有,只能去摘野菜。

  陳善平重重嘆了口氣,昂起頭想了想,說道,“地是人家的,人也是人家的,連種子都是他們出的,咱們沒理由攔著,

  這樣,反正這批紅薯、土豆都已經長好了,你通知下去,全縣的‘民兵田’都開挖,留一小部分做種子埋地里,剩下的二一添作五,歸民兵師的那部分全部運到縣里來,”

  他說著指向陳速羽,“告訴他們,登記造冊一定要做好。運回來之后,也按照不同的位置堆放,等真正青黃不接的時候,你再讓他們原封不動拉回去。”

  陳速羽苦笑兩聲,輕輕搖了搖頭,“也只能這樣了,要不然,按照他們的吃法,恐怕等不到雙搶就能全吃光。”

  陳建國咬咬筷子頭,終究還是沒敢吱聲,

  看來“民兵田”這個便宜,自己家是占不到了。

  ……

  轉眼到了月底,這天是初小升高小考試的日子。

  陳建國背著書包趕到學校,氣定神閑地坐在板凳上,拿出自己的文具袋,

  一只用兔皮縫制的長條形袋子,頂端用繩子收口,里面裝著鉛筆、鋼筆、橡皮擦、鉛筆刀、尺子等文具,

  就這只袋子,擱60年后放網上去賣,至少一千塊打底,可是現在,最多一塊錢,不能再多了。

  刷,

  一個身影在他旁邊坐下,

  陳建國視線輕輕瞟過去,面不改色地說道,“你想干嘛?”

  袁天拽住他的胳膊,小聲說道,“陳老弟,江湖救急,事成之后,老規矩!”

  陳建國眉頭微皺,“期末考試也就算了,升學考試還來,不好吧?!”

  袁天咬咬牙,左右看了看,小聲說道,“我打聽過,咱們學校,不,是全縣的高小招生報名都沒滿,所以你不用擔心我占了誰的名額,只要能幫我及格就行。”

  然后又比了個手勢,“兩條巖鯉!”

  巖鯉又叫巖原鯉、黑鯉魚,是一種生長于長江中上游的上等鯉魚,一般的鯉魚越大肉越老,而巖鯉卻正好相反,十斤以上的巖鯉堪稱珍品,風味比最好的黃河鯉魚也絲毫不差,

  三峽大壩合攏以后,這種魚便幾乎在中下游絕跡。

  即便在這個年代,長江中下游也屬于巖原鯉的生長邊緣區域,算是非常罕見的魚類,

  如果不是袁天的父親是水產公司的領導,想弄到巖原鯉,可以說是癡心妄想。

  剛才還在想為什么高小報名人數都沒湊滿的陳建國,聽到他這句話,當即義正辭嚴地說道,

  “好兄弟講義氣,等一下看我的手勢行事!”

  頓了一下,又干咳一聲,“你說的巖鯉,不會是兩三斤的小魚吧?!”

  袁天左右看了看,雙手比劃了一下,“就在我家水缸里養著,一條八斤一條十斤,足足的!”

網頁版章節內容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

請退出轉碼頁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。